8月9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鄉村振興局獲悉,通過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拓展拓寬銷售渠道,持續加大消費幫扶力度等措施,今年上半年重慶實現消費幫扶31.53億元,完成年度消費幫扶目標任務的65.69%。 [詳細]
羅仕兵等基層干部搖身一變成了鄉村“經紀人”,不僅為村里的農產品找銷路,也推介鄉村風景、弘揚傳播鄉風民俗。
重慶市氣象臺8月12日9時30分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未來三天持續晴熱高溫,請注意防范高溫中暑及森林火災。
目前黔江、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銅梁、榮昌、梁平、武隆、開州等16個區縣部分地區已出現人畜飲水困難和農作物因旱受災。
森林草原火險早發現、早處置是關鍵。為此,無人機、監控云臺和多個智能視頻監控設備大展身手,森林防火工作有了“天空之眼”。
作為第十一屆中國大巴山(重慶·城口)消夏康養節的重要內容,河魚鄉將在8月5日至2022年8月26日舉辦“山水之約·樂享農耕”第六屆農耕文化旅游節。
上半年,重慶市鄉村振興各項工作扎實有力推進,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拓展,沒有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
8月9日,重慶日報記者深入蔬菜、水果、生豬等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了解到,各基地準備充分,農產品生產受高溫天氣影響不大,市場供應有保障。
梁平區大力實施“旅游+”“+旅游”融合發展戰略,對以川西村為核心的龍溪漁歌景區進行漁業養殖結構調整,走上漁文旅融合發展的現代漁業之路。
截至目前,致福農民工返鄉創業園通過專業導師“傳幫帶”創業培訓,共培育各類網企、網店80多家,年銷售酉陽農特產品5000余萬元。
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酉陽縣堅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厚植綠色發展底色,保護好綠水青山。
根據《重慶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決定于9日15時發布干旱災害黃色預警,啟動全市抗旱Ⅳ級應急響應。
重慶對這個產業寄予厚望——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暢通高效、安全綠色、智慧便捷、保障有力的城鄉冷鏈物流體系。
今年上半年,我市爭取并到位中央水利資金近120億元,完成水利固定資產投資120億元,均創歷史新高,有力推動了水利行業穩投資、穩就業。
包括新改建“四好農村路”1.6萬公里、實施普通干線公路改造4000公里,到“十四五”末,重慶鄉鎮通三級公路比例達到85%,村民小組通暢率達到98%。
本次大賽將在秀山召開,共分為預賽和決賽兩個階段,預賽將于8月10日至9月8日舉辦,最終于9月15日進行決賽,最高獎金可達6萬元。
接下來,墊江將持續發力,對道路邊坡、路面、護欄以及相關的附屬設施進行美化、彩化,讓健康路成為周邊乃至全縣人民的觀光路、民生路、致富路。
在銅梁,“鄉土網紅”有很多,他們或是在基層工作,或是回農村創業,通過拍攝農村生活短視頻、帶貨農特產品,成為助農增收的重要幫手。
如今,全市已有近萬名農技人員深入田間為種植戶開展農事指導,發放水稻高溫田間管護資料,開展線上線下培訓千場次,為全年糧食豐收奠定基礎。
森林撫育是優化森林結構、促進林木生長的科學管理手段。5年來,重慶市黔江區加大公益林建設和森林撫育的管理力度,實施森林撫育11.6萬畝。
8月6日上午,永川區板橋鎮種植大戶彭忠菊家的500畝稻田里,5臺聯合收割機在來回穿梭,搶收水稻。
何立坤是一名在鄉村沃土中“淘金挖寶”的農村創業青年,自他回鄉創業發展菌菇種植業后,城口縣好些鄉鎮的村民跟著干,實現了大幅增收。
重慶市黔江區濯水鎮在鄉村振興中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由村集體和合作社牽頭,盤活石漠化土地,建起1000多畝生態黃桃基地。
“曬秋”是秋天的特色民俗。當天,第五屆長江三峽(梁平)曬秋節活動舉行,當地開展渝東平原開鐮儀式、非遺草把龍“潑?!钡然顒?。
萬州區水產研究所自2010年開始進行長江鱘的人工繁殖研究,目前已成功實現移養馴化。
重慶依托特色農業、自然生態、民族村居等特色資源,構建“春夏秋冬、東西南北”全域全季旅游新格局,全面提升重慶鄉村休閑旅游品牌影響力。
近年來,恒合鄉通過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加強技術指導、培育區域品牌、拓展銷售渠道等舉措,大力發展桃、李等水果產業,有效帶動了農民增收。
近日,國內第一個高山青菜頭品種“高山青”通過了農業農村部作物新品種登記。這是重慶育出的全國首個高山青菜頭品種,填補了國內在這個領域的空白。
由于種糧貢獻突出,去年,蔣麗英當選為龍橋村支部書記,今年7月又被評為第二屆重慶鄉村振興十大年度人物。
不久前舉行的山東·重慶東西部協作第十八次聯席會議,確定了深化對口協作、拓展合作空間的魯渝協作升級版思路。
該項目是能源發展和鄉村振興結合、利用荒山荒坡建設的小型光伏電站,打造“板上發電、板下種植”的農光互補扶貧產業模式。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聯合推出“鄉村是座博物館”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128條。其中,重慶有兩條線路上榜。
8月1日,市委副書記、市長胡衡華主持召開市政府第189次常務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聽取上半年全市消防工作情況匯報,調度河長制工作。
7月30日下午,重慶數字鄉村節《風味重慶》直播間人氣爆棚,兩個小時的巴南專場直播,圍觀網民近3萬人,一度有1.8萬人同時在線。
目前柳蔭鎮已建成東升村、明通村2個市級鄉村旅游重點村,今年初還入選了“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近日,農行重慶分行投放了全國農行系統首筆“鄉村人居環境貸”,助力彭水紹慶街道阿依河社區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到2025年,我市將基本建立起城鄉建設綠色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綠色轉型、降碳減排扎實推進,城鄉生態環境質量整體改善。
近年來,萬盛把公路修到農戶家門口,將20余個鄉村旅游景點串連起來。一條條生態產業路,成了村民的致富路。
未來幾天重慶晴熱高溫持續,建議公眾盡量避免在午后高溫時段外出,戶外活動做好防暑降溫措施,及時補充水分,謹防中暑。
由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為村發展實驗室與北京明德書院聯合創建的現代鄉村書院——為村明德書院,在重慶市酉陽縣花田鄉何家巖村揭牌開院。
重慶日報記者從川渝古鎮古村落保護發展創新論壇上獲悉,川渝兩地住建部門將進一步探討古鎮古村落數字化保護,共建巴蜀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